红网时刻新闻3月30日讯(记者 肖娟)“金管局爸爸有三个儿子,大儿子国债5年期3.12%,二儿子银行5年期跌破3%,小儿子保险理财险终身还有近3.5%,再不给小儿子降,老大老二要吵翻天了。”
“保额3.5%递增的增额终身寿,且买且珍惜。”“今天你锁定的终身3.5%的复利,很可能是你终身能看到的利率天花板”……
【资料图】
随着3.5%预定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进入倒计时,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了解到,近期,类似的营销段子在很多保险人的朋友圈流传。
在保险机构炒作停售的风气,和消费者低利率时代抢搭末班车心理的催化下,增额终身寿险成为多家险企的吸金利器。
长沙一家寿险公司渠道部工作人员透露,今年开门红期间她所在的部门已经完成了全年任务的70%,其中贡献最多的就是增额终身寿险。
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,近年来随着利率持续下行,凭借着“灵活减保”“保额稳定增长”“锁定长期利率”的优势,增额终身寿险受到不少投资者的欢迎。
长沙一银行销售人员不无遗憾地表示,有客户掐点“上车”,她正在给客户做计划书,却被突然通知停售,3.5%复利增长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终究要谢幕了。
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,保险是推销商品。增额终身寿险到底有社么魔力,成为一场席卷行业的狂欢盛宴?
首先需从增额终身寿险的设计来看。相比普通终身寿险,顾名思义,增额终身寿险保额将按照合同约定不断增长。
一保险从业人士介绍,部分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宣传“增额终身寿险年复利3.5%”,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投资收益率,而是保额增长率。
而且,保额递增的终身寿险,首年保额通常低于保费,也低于同等条件下保额不变的终身寿险。这也意味着,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是在一个较低的基数上进行复利增长,前几年的现金价值经常比较低。
而且,这类产品通常保障程度低,多以高复利递增、锁定长期利率等极具诱惑力的表述宣传,消费者容易将保额增长混淆成产品收益率增长,存在误导的风险。
因此,增额终身寿险作为一种储蓄型保险,更适合长期限投资。如果投资者亟需资金,在前几年容易面临亏本的窘境。专业人士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跟风,根据自身的风险状态、收入情况、资金流动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。如果投资者看重资金流动性,需着重关注产品的减保规则和现金价值的增长情况。
近年来,监管部门多次就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发声,部分公司报送的产品可灵活减保,且无比例限制,存在长险短做、变相理财风险。
今年,银保监会《人身保险产品“负面清单”(2023版)》出炉,较2022版负面清单相比,今年新增的8条内容中多涉及增额终身寿险产品,主要指向增额终身寿险减保规则不明确、定价费用率显著低于实际费用率等问题。
监管之所以对增额终身寿险产品“开刀”,不仅在销售误导造成的隐患,还源于对长期利差损的担忧。
利差,是寿险公司的核心盈利来源。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末期,我国处于降息周期,存款利率连续下滑。
而在此前,主打既可保障又可理财的理财险销售额突飞猛进,随之而来的是高额的利差损——多家保险公司以高额预定利率售出保单,然而其投资收益却远低于预定利率,由此造成的亏损额急速上升。仅其中一家龙头险企,就有数百亿元的利差损。
今年来,由于多家机构激进的定价策略,市场流传监管部门摸底调研保险业负债成本及资产负债匹配状况,或下调责任准备金利率的消息。由于责任准备金利率与产品预定利率挂钩,这也被市场解读为“保险降息”的信号。
在险企投资端收益下滑的情况下,此次监管摸底寿险公司的负债端成本和资产匹配情况,无疑可引导人身保险业降低负债成本,进而加强行业负债质量管理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南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